Monday 15 June 2009

五四運動及國共合作

一戰期間西方列強無暇東顧,日本借機向德宣戰,強奪德佔膠濟鐵路和青島。戰爭結束後,1919年初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,中國也參與其中。中國在會中國要求廢除列強在華特權、取消二十一條以及廢除日本在一戰間在山束強佔的各種利益,均遭到拒絕,並且在對德和約中,德國在山東一切利益轉給日本。消息使民眾激憤,觸發五四運動。5月4日多人於天安門集會,提出外爭國權,內除國賊;要求嚴懲接納二十一條給向日本借款的人,包括章宗祥、陸宗輿和曹汝霖;學生毆打章宗祥,又燒了曹汝霖的住宅。軍警拘捕學生後更加激發他們的情緒,學生罷課、工人罷工、商人罷市,北洋政府妥協釋放學生,免去三人職權,以及拒絕和約上簽字。
影響:
捍衛國家權益──學生及各階層的力爭國家權益成功使北洋政府改變外交決定,亦是對列強的警示:中國不再由列強控制。
啟迪青年愛國──五四運動後青年對國家的關心和責任感增加,積極參與政治活動,提高愛國心,反對外國的侵略。
促進文化活動──袁上台後鼓吹「尊孔復古」,陳獨秀和胡適因不認同其行為而推行新文化運動,反對舊禮教、舊道德,提倡民主(德先生)和科學(賽先生)。另外有北大校長蔡元培之大力推動,新文化活動在五中運動中掀起高潮。

國民黨──同盟會改組而成,二次革命後解散,1914年孫中山組識中華革命黨,再於1919年10月改回國民黨,綱領是「三民主義」、打倒軍閥和反帝國主義。
共產黨──1917俄國十月革命成功令中國知識分子研究共產主義,1920年,陳獨秀、李大釗和毛澤東在上海、北京、湖南等地宣揚共產主義小組,次年7月各地派代表在上海舉行會議,選出陳獨秀為第一任中央局書記,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。其綱領為打倒軍閥,趕走帝國主義在華勢力,然後建立民主共和國。
兩黨均主張打倒軍閥和帝國主義,黨員又不足,國民黨沒有軍隊和經費,而共產黨的力量也不足,成為合作的基礎。孫中山也認為要「以俄為師」才可成功革命,1922年蘇俄特使越飛與其會談,次年發表孫文越飛宣言,表示中國革命是要爭取中國真正統一獨立,而蘇俄願意助華。1924年1月國民黨確定「聯俄、容共、扶助農工」三大政策。黨內合作:容共即指共產黨黨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,更可擔任一定領導職務。軍事合作: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(黃埔軍校),蔣介石為校長,廖仲愷為國民黨代表,周恩來(共產黨)為政治部副主任。
國民黨成立後,孫中山就在廣州重組軍政府,自任海陸軍大元帥,籌備北伐,但於1925年病逝。他死後國民黨將廣州軍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,以汪精衛為主席,1926年7月,蔣介石任革命軍總司令開始北伐。當時直系的吳佩孚控制湖南、湖北、河南,孫傅芳控制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蘇和安徽,奉系張作霖則控制東北和北洋政府。北伐首先指向直系兩人,分三路出發;西路向兩湖進攻(吳),東路福建,中路江西(孫)。西路成功打敗了吳佩孚的主力,佔領武漢三鎮,國民政府遷到武漢;中、東路亦打敗孫傳芳,佔領了南京。 但同時國民黨內部對「聯俄容共」一直存在分歧,在蘇俄指使下,共產黨更嘗試在國民黨內擴大勢力。
1927年4月國民黨宣佈「清黨(內共產勢力)」,大規模逮捕、殺害共產黨員,在南京另立政府;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漠政府仍與共產黨合作,史稱寧(南京)(武)漢分裂,北伐中途停頓。後來武漢政府於1927年7月召開「分共會議」,正式與共產黨決裂,兩個政府復合,定都南京,史穩寧漢復合。
寧漢復合後蔣介石繼續北伐,直指奉系張作霖。他兵敗撤出關外,在瀋陽附近的皇姑屯車站被日本特務埋下的炸彈炸死。1928年6月,其子張學良宣佈擁護南京政府,東北易幟,北伐完成,中國基本上統一,國民政府統治全國。 國共破裂後國民政府大舉捕殺共產黨和傾向共產黨人士。
1927年8月,周恩來、朱德率領北伐軍中三萬多士兵在南昌起事失敗;9月毛澤東率領北伐軍一部及農民武裝共八千人,在湖南發動秋收暴動,進攻長沙失敗。毛澤東於是帶餘部到井岡山,成為首個農村根據地。次年4月朱德亦率餘部會合毛澤東,組成紅軍,其後多達十多萬人,在贛南、閩西開闢基地,成為後來的基礎。 國民黨後來五次圍攻共產黨,頭4次(1930年底到1933年3月)因紅軍以靈活遊擊應付,日本又加緊侵華,四次圍攻均失敗。1931年11月共產黨在打退3次圍攻後在江西瑞金建立了蘇維埃政權。第5次(1933年底),蔣介石調動一百萬軍隊,配以空軍向以瑞金為中心的共產黨根據地圍攻,紅軍今次全線出擊,硬打硬拚,之後又分兵把守,被動挨打,最後面臨嚴重損失。
紅軍從1934年10月開始長征,在貴州遵義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,毛獲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,與周恩來負責長征軍事。其主力於次年10月到達陝西部,次年其餘主力也相繼到陝北和甘肅,於是共產黨立足陝北、甘肅、寧夏邊境一帶,以廷安為中心。

國共第二次合作

1927年日本軍人田中義一成為首相後著手侵略東北。1931年9月18日,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瀋陽近效柳條溝的一段路軌,指是中國所為並砲轟瀋陽,翌日將其佔領,又分兵侵佔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三省,東北於次年一月淪陷。 1932年1月28日,日軍以上海市民抵制日貨、毆打日僧為借口進去上海閘北,砲轟吳淞要塞,十九路軍抵抗一個月後簽下停戰協定,允許日本在上海駐軍。 同年3月,日本於東北成立偽滿州國,國聯不予承認,日本隨即退出,後來日本在偽滿州國行帝制,溥儀再一次成為傀儡皇帝。同月,日軍進犯熱河並併入偽滿州國,進兵長城,威脅北平、天津,迫使國民政府簽下塘沽協定。

九一八事變以來蔣介石堅持「攘外必先安內」,先行消滅共產黨勢力,沒有抗日之餘反而全力剿共。 1936年國民政府令張學肋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加緊進攻紅軍,他們提出「停止內戰,一致抗日」但不獲接納。同年12月蔣介石到西安督戰,他們實行兵諫,軟禁蔣介石,通電全國,要求停止內戰,一致抗日,史稱西安事變。 在宋美齡和周因來的斡旋下他終於默許停止內戰。張學良陪蔣介石回京,旋即被軟禁。西安事變後西北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,朱德任總司令,南方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,葉挺任軍長。此為國共第二次合作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