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 27 May 2008

元-明notes

元朝的建立

蒙古人(成吉思汗、窩闊台汗、蒙哥汗)以三次西征得到西至歐洲的土地,成為欽察、察合台、窩闊台、伊兒四大汗國。忽必烈繼某兄蒙哥之之汗位後,把都城由和林移到燕京,1271年改大蒙古國為元,稱元世祖。1279滅南宋。
蒙古人文化較漢人落後,因此中史政制仿宋,中書省下六部;地方政制用行省制,省為一級行政機構。 高壓統治:
1) 四個分級──一為蒙古人,二為色目人(西域、西夏、歐洲人),三為漢人(金,北方漢人),四為南人。漢、南人只能做副官;科舉時,漢人、南人列為左榜,試題深、取人少。
2) 派蒙古軍、探馬赤軍監視漢人,不准私藏武器,習武、打獵、集會和夜行。
3) 漢、南人被蒙古人打不能還手,打死蒙古人為死罪,蒙古人打死人只流放。
4) 蒙古人強佔農田為牧場/分給貴族,或向農民收苛稅,他們不能負擔/成為奴隸,以至農地荒廢,另外濫發紙幣,導至通脹,經濟崩潰。
5) 行里甲制,廿家為一甲,蒙古人為甲長監管居民,另外,元朝捧喇嘛教,喇嘛僧成日欺侮老百姓。

覆亡
黃河決提,政府不賑之餘強徵十五萬農民去修,於是人民反抗,以韓山童、劉福通的紅巾軍最強,但力量分散和內部不和而失敗。朱元璋1368年攻下大都,元順帝和貴族逃到塞外,元亡。
元亡的原因:蒙古中葉皇權紛爭不斷,又依靠武力壓制漢人,但入主中原後生活驕奢,不在善戰,漢人被激起反抗時就會潰敗;元任用聚斂財物的官員,又導至通脹→民生困苦;元以喇嘛教為國教,番僧橫行霸道亦加深民族矛盾。



朱元璋自幼貧困,父母兄長相繼去世,曾為僧行乞,加入郭子興的反元軍隊得到重用,後來用「高築牆、廣積糧、緩稱王」的策略,1368年稱帝,年洪武,都應天府,是為明太祖,以「驅逐胡虜,恢復中華」為召北伐,攻克大都滅元,於洪武二十年(1387)統一。他來自民間,了解民間疾苦,因此用與民休息政策,如獎勵墾荒,興修水利,清查戶口,丈量農地登記方便收稅。明太祖也嚴明記律,澄清吏治,廣開言路。 集權政治:
1) 以胡惟庸謀反案廢相,政務由六部處理,六部尚書直屬於皇帝。
2) 把行省改為布政使司區,設三司(承宣布政使司、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),互不統屬,直屬於皇帝,大事由皇帝批決。
3) 分封子(24)和孫(1)為藩王保衛中央,諸王可以有軍隊,鎮守全國要地,有權行文要求捉奸臣/舉兵入朝誅除叛逆。
4) 分割兵權為常兵的五軍都督府、徵調的兵部和指揮的總兵官,分別聽命皇帝。
5) 以胡惟庸和藍玉案殺45000多人,功臣宿將不能倖免。
6) 為尊君抑臣,設跪對廷杖。
7) 設錦衣衛,原為親軍,特令兼管刑獄,偵察和緝捕之權,成為特務組織。
影響:提升權威,形成君主獨裁,把君主專制統治推向高峰,但沒有宰相輔助,英明君主尚可應付,若君主昏庸懶惰,宦官就有機可乘了。分封和給予特權使得日後宗室藩王和朝廷之間有衝突→「靖難之變」,太祖死後,由孫朱允炆(惠帝)繼位,他實行削藩惹起燕王朱棣不滿,1399年以「清君側,靖內難」起兵南下,3年後攻入應天府,惠帝失蹤,朱棣奪得帝位,改元永樂,為明成祖。

基於北方成日受蒙古騎兵騷擾,決定把統治中心北移,把北平府改為順天府(北京),應天府改為南京。他繼續削藩,設內閣,選大臣為內閣大學士幫皇帝處理機要。另外,設「東廠」,由宦官掌管,加強對臣民監察。 由於明成祖奪位宦官有功,所以他派他們出使、監軍和收稅,宦官勢力得以坐大。英宗起,君主多昏庸,往往10、20年不見朝臣,朝政交由宦宮處理,甚至硃批亦交給宦官代行。
1) 英宗時,王振不懂軍事卻慫恿英宗親征瓦剌,明軍於土木堡全軍覆沒,英宗被俘,王振死於亂軍,史稱土木之變。
2) 景帝即位七位,曹吉祥乘景帝重病,發動政變擁立回英宗,史稱「奪門之變」。
3) 憲宗時,另設西廠,由汪直帶領,任意起罪,屢興大獄。
4) 武宗時,劉瑾再設「內行廠」,控制朝臣和誘導武宗荒淫嬉戲。
5) 熹宗時,魏忠賢結黨營私,導至東林黨獄。 東林黨議 神宗時,顧憲成被革職回鄉,和高攀龍等人講學於東林學院,抨擊宦官,成為一股政治力量,「東林黨」,對立官員為「非東林黨」。熹宗時,「非東林黨」齊、楚、淅三派投向魏忠賢成為閹黨,他大興黨獄,拆毀全國書院,列黨人榜,思宗時治魏忠賢,打擊才告終止。這使忠良去位,人才摧抖,宦官更坐大。

明末
女真為滿族前身,明末建州部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,1616稱汗,建金,史稱後金。努爾哈赤攻打寧遠時,袁崇煥以大砲堅守,並打死努爾哈赤,其子皇太極以反間計去掉袁崇煥,直逼山海關。1636,皇太極稱帝,大清,是為清太宗,改族名滿洲,通稱滿族。 此外亦有民變,一為流民(農民和饑民)、農民要交多田租和賦稅徭役,士兵經常被拖欠人工,又裁減驛卒。思宗時,陝西發生饑荒,演變為民變,後來成為李自成和張獻忠兩大主力。李自成被部下封為闖王,在河南、湖北一帶;後來進軍陝西,在西安自稱大順王;張獻忠進軍四川,於成都稱大西國王。 1644年,李自成攻入北京,思宗在煤山自縊,清兵於山海關外,受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放入關打李自成,李自成敗走陝西,清兵分兩路攻陝西,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被打死,清兵又打入四川,張獻忠戰死,之後清兵就統一了全國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